2月28日,吉林省*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吉林省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情况进行解读。
据了解,随着我省新职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集聚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为支持新职业(新业态)发展,激发从业专业技术人员动力活力,我省制定了《吉林省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实施意见(试行)》,并首次开展了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
那么,哪些人员可以参与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此次评审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又将如何开展此项工作呢?
一起来看!
解读一
参评对象:13个新职业(新业态)专业可以参与职称评审
根据《吉林省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实施意见(试行)》,吉林省在原有的相关职称评审的专业类别中增设了13个新职业、新业态专业。
其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增设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技术转移转化等11个专业;结合我省网红经济发展的实际,增设了网络营销专业,以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我省目前家*服务、在线教育和网约车服务等行业发展迅速的情况,增设了社会服务专业。
解读二
评审标准:突出实绩导向,人通过全省首批职称评审
在制定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价标准工作中,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相结合,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立足新职业(新业态)专业特点,围绕评价标准“怎么定”,工作业绩“看什么”,实际操作“怎么办”,突出实绩导向,“量身定制”新职业(新业态)人才评价标准,努力构建新职业(新业态)人才评价“新标尺”。
一是多类别制定标准。结合新职业(新业态)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细化人才专业分类,分职业、分层次、分岗位,制定13个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价标准,着力解决人才评价标准“一刀切”的问题。
二是多主体共建标准。紧贴新职业(新业态)行业特点,在以业内专家为主制定职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大力支持领*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参与标准制定,充分尊重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建议,着力提升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价标准的科学性、精准性。
三是多维度展现业绩。围绕新职业(新业态)人才特点,不唯论文、不唯奖项,重点考察工作业绩,突出对企业的贡献和经济社会效益,代表性成果、学术成果和专业技术贡献都可作为参评依据。比如技术转移转化职称,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转移转化的实际成果;网络营销职称,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员直播带货销售额、粉丝量和营销技巧。
四是多通道晋升发展。结合我省首次开展新职业(新业态)人才职称评审实际,对做出突出贡献或业绩特别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可直接申报副高级甚至正高级职称评审。
年1月份,吉林省组织专家开展了全省首批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共有名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员中参与此次评审。通过“盲评初审、答辩复审、专家共议、结果公示”的方式,最后共有人通过了评审,其中,获得正高级职称的6人,副高级职称的14人,中级职称的人,初级职称的38人。
解读三
工作成效:填补人才评价空白,激活新业态市场活力
一是填补了职称评审制度的空白。《吉林省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实施意见》的出台填补了我省人才评价的空白,使吉林省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员从“不能评”“不知道怎么评”变成了“有方向”“有依据”,有效解决了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通道的困扰,提升了人才对所从事行业的认同感。同时,也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工作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
二是加强了我省人才队伍建设。我省打破人才身份、所有制等限制,让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员与传统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同等的职称评审待遇,不仅极大地调动了我省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壮大了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规模,有效推动了我省人才队伍结构和布局的优化调整。特别是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着眼于打造跨系列、跨专业、跨行业深度融合的“融合型”人才,增强了我省“融合型”人才供给,对引导各类企业联动转型、跨界合作、培育新经济生态、提高转型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激发了新业态市场活力。我省开展的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特别是对包括创造型和服务型自由职业者的评价,体现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成才”的评价导向,不仅营造了我省鼓励就业模式创新的*策氛围,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既有效激发了各类人才投身新业态经济领域创新创业创造的积极性,又进一步激发了新职业(新业态)的市场活力。
解读四
未来发展:改革答辩评审方式,推动评审工作常态化
一要完善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价机制。
根据首次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情况,将按照专业差异化的要求改革现行的答辩评审方式,采取实地考察、观摩科研成果、深入直播现场等方式进行评审。紧跟新职业(新业态)的发展脚步,新增或调整相应专业的职称评价标准和条件。
授权我省“专精特新”企业高技术领域评审权限,引导“融合型”人才集聚到“专精特新”企业;主动上门服务我省“独角兽”企业,畅通其高端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将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下放到条件成熟的行业协会或开发区、孵化园区和人才创新区。
二要加大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重大意义、标准条件、成效经验等,让更多的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工作,参与这项工作,支持这项工作。
三要推动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常态化。
从今年开始,将把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纳入每年全省职称评审的部署计划之中,和其他传统行业职称评审工作同等对待,不搞“特殊化、福利化、场面化”。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员获得的职称证书和其他已有系列的职称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并上传到人社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务服务平台,实时查询、全国通行。
四要抓好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要大力发展新职业、新业态,人才是关键。针对我们评审出来的新职业、新业态人才,省人社厅将结合实施的新一轮知识更新工程,启动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依托龙头企业或产业基地建设1-2家省级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探索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领域,开展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计划利用5年时间建立一大批新职业(新业态)继续教育基地,完成万人次的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任务,为引领新兴产业创新升级、促进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来源:吉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