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的建设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着手,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内容如下:
1)完善教学大纲。目前教学大纲主要是教材内容为主。进行思*课程建设时,应将认真严谨的职业精神融入现有的大纲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到相应的互联网营销案例中,尽量将每一个思*元素都能合理融入专业课程内容。
2)改革教案教法。当前的教案与教法,难以适用于加入思*元素的课程体系。应该将更新后加入了思*元素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教学框架体系巧妙合二为一,将互联网金融营销课程讲授的营销案例与我国思想*治相关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教材内容讲授的同时融入容易被学生接收、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想*治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3)重建考核评价体系。在互联网金融营销考试中增加部分主观试题,内容可涉及包括国家相关*策、国内国外最新时事等,从而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掌握及思*问题的理解。在互联网金额营销日常课程中,也可赋予更多分数在日常的思*话题的讨论中,同时考核集体意识、合作精神。
本次课程涉及的思*教育是结合“互联网金融口碑营销”一章的内容进行的,在讲解互联网营销的同时,融入道德层面的思*教育内容。在本章中,将河南牧业经济学院14級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大二学生校园贷无力尝还,最终在青岛跳楼自杀案例引入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营销操守和道德。该同学涉入校园贷是因为*球。他称自己在年1月份在网上接触足彩,最多一次,曾经赢了元,非但没有罢手,反而越陷越深,最后他在“代理”的“引导”下迷上了境外*球。*博有赢有亏,在亏钱时,他想到借助贷款的方式借钱,进入*场再把钱赚回来。借钱时容易,还钱时才知道可怕-这位同学在P2P网贷平台上借款众多,利滚利导致金额越来越大。当他已经掏空家里所有积蓄,甚至非法假借同班同学的身份信息在平台继续借款,都还未能填完自己的窟窿后,他收到了来自平台方催债者的进一步威胁:告知周边人让他声名狼藉。一步步的紧逼施压,越陷越深却无法自拔,让他走向轻身这条绝路。
进一步剖析案例时,可从对不良“校园贷”危害认知方面进行思*教育。从行业角度出发,应呼吁互联网金融相关从业者加强放贷的审核管理,提高责任意识,培养良好且可循环的贷款环境。而作为“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行业很可能涉及到此类信贷公司,因而在校内加强该专业学生的思想*治教育,从长远来看,该行业的整体责任感或将有所提高,缺乏对申请人贷款资质审核的情况或将改善。我国法律做出过明确规定,年利率在24%以内,法院给予保护;年利率在24%-36%之间,借款人有权拒绝还款;年利率超过36%,合同无效。
总而言之,年还款利率超过24%的,就是我们俗称的高利贷,如果某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贷款年利率已经超过24%,那么这种公司的贷款不受法律保护。该专业学生未来择业时,需要认真了解公司的运作流程,贷款条件再做决定,避免自己成为不良贷款公司的帮手。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应推崇正确消费观,切勿盲目拜金和攀比。部分大学生缺乏自控能力,难以做到真实评估自己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或者明知可支配收入无法匹配预期消费水平,但被盲目攀比、拜金主义等冲昏头脑,不负责任选择了信用贷款来满足自身消费需求。
大学时期是人生中既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的特殊阶段,此时的大学生,一是因为脱离管教,开始突显个性并且崇尚自由;二是独立支配生活费,有强烈的自主消费愿望,但由于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再加之商品五花八门的广告宣传,内外夹击,部分学生无法跳出商品网编织的“意义圈套”,无法冷静审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是否与自己的真实需要相契合,进而盲目冲动地进行消费。
福建课程思*研究中心
专注于课程思*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