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可以立即解决当下的饥饿,但成不了值得久久回味的“大餐”。
从企业实践来看,能驱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只有两类工作:基本功建设与创新。基本功建设,如渠道建设基本功、管理基本功、制造基本功、供应链管理基本功等,可以不断消灭企业的“短板”。基本功建设通过消灭“短板”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而创新,则是通过制造“长板”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创新与基本功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基本功不扎实,“短板”明显,比如渠道、团队薄弱,行动效率低下;制造或供应链管理基本功不扎实,产品质量缺乏保障、成本居高不下等,会导致企业到处“漏水”,缺乏足够的防御能力,创新不但不能有效转化为企业的经营成果,而且可能为基本功扎实的竞争对手做嫁衣。
基本功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为“防御”能力的提升,对“进攻”能力的拉动有限,进攻才是最有效的防御。对于基本功建设比较完善的企业而言,后续的基本功建设往往对经营业绩的拉动有限,对经营业绩的边际贡献呈现下降趋势,难以成为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持续源动力。
创新,则在任何环境及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会出现边际贡献下降的情况,可以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源动力。创新是永无止境的,随着人类社会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任何行业都可以通过创新“再做一遍”。“成熟”不能成为弱化创新的借口。
1战略性创新与战术性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可以分为战略性创新与战术性创新。侧重短期业绩拉动的创新,如传播促销创新、产品花色款式创新等,称为“战术创新”;侧重构筑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创新,称为“战略创新”。虽然战术创新与战略创新是个模糊概念,二者之间很难给出准确的定量标准,但还是可以给出大致标准:着眼于企业至少3年以上持续成长、以构筑长效性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创新才能算是战略性创新,否则就属于战术性创新。速成、速效的,往往难以持久;“快餐”可以立即解决当下的饥饿,但成不了值得久久回味的“大餐”。
越是能产生持久竞争力的创新,往往越需要提前很长时间的投入与准备、积累,并且失败的风险也比速效性战术创新要高很多。这是很多企业不愿从事战略性创新的客观原因。然而也有一些具有远见的企业与企业家,比如华为任正非等,长期在战略性创新及构筑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方面进行持续的高额投入,终究成为一方霸主。
企业的耐力、寿命与最终成就,与持续性的战略性创新投入是成正比的。跟随模仿、战术性创新可以成就一时一地的业绩,但却成就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促进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比如总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的条件也是很苛刻的,多数企业无法长期使用总成本领先战略,长期保有成本竞争力。唯有战略性创新,可以成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现实中,多数企业对CMO的KPI考核只偏重甚至只有年度销售业绩考核,很少考核核心竞争力的选择与培养、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创新、企业价值与品牌价值的长期成长等战略性工作成就,导致首席营销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