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毕业生的月均收入水平不仅是评估其就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更是对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直接反映。通过这一指标,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毕业生在职场中的适应能力和院校教育成果的实际效用。
我们收集了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公布的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参考国家统计局解读薪资时的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对全国超过所高职(包括本科层次职业大学)院校的届毕业生月收入进行了分地区的统计。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职毕业生月收入如何?哪些高职院校表现优异?一起来看——
018所高职毕业生月收入超元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月收入破万
我们依据超所高职院校的数据,整理出了毕业生月收入TOP的高职院校:
※TOP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月收入均超过元。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元。
※浙江拥有毕业生月收入TOP高职院校的数量最多,有19所。
数据显示,TOP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月收入均高于元。其中,毕业生月收入在元及以上的院校有39所,在元及以上的院校有8所。
这8所高职院校中,有6所处于东部地区(其中4所来自浙江),4所为“双高”校。
具体到学校来看,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元),其次是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元)。
据宿迁职业学院官方介绍,学校下设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设计学院、互联网金融学院、网络营销学院。专注IT互联网专业建设、专注职业化自主管理体系、专注校企合作项目实训。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要求为标准”“以高薪就业为目标”完善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创新教学模式、挖掘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率。相关举措的有效落实或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保障。
从不同省(市、自治区)来看,毕业生月收入TOP的高职院校中,所属地为浙江的数量最多,其后分别是北京、山东、安徽。
02高职毕业生月收入,不同地区差异大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高职毕业生的月收入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月收入整体较高;东北地区则有部分高职月收入较低,同时不同院校间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较为均衡。
东部地区毕业生月收入TOP20的高职院校,月收入均不低于元,最高超过00元;西部、中部、东北地区毕业生月收入TOP10的高职院校,月收入均不低于元的数量分别为5所、2所、1所。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毕业生月收入的一个重要宏观因素。据国家统计局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以东部为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之比为1:0.69:0.78:0.69,在私营单位中为1:0.74:0.78:0.68,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释不同地区间高职月收入的差异。此外,区域产业特点、高职专业特色等因素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据统计,东部地区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前3所高职为: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元)、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元)、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元)。
其中,宿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非“双高”校,毕业生人均月入过万位列榜首;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今年成功更名,今年该校还因为有高考分的女生选择就读学校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技术专业而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