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如何利用5G等技术让旅游服务更便利谨防大
TUhjnbcbe - 2025/2/12 18:58:00

年是能够载入旅游发展史册的一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只是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对旅行业发展走向与竞争格局烙下深刻影响。面对疫情困境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化,文旅业在这个“空档期”该如何探索?

本期《奥平时间》邀请到德勤华南区审计合伙人蔡建斌、“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获奖企业”驴迹科技创始人臧伟仲为大家带来《互联网如何赋能智慧旅游?》主题对话。

什么是智慧旅游?智慧旅游的核心是什么?德勤华南区审计合伙人蔡建斌表示,从行业角度来讲,智慧旅游是通过信息技术,赋能旅游生态里面的各个参与者,包括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促使旅游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什么是全域旅游?驴迹科技创始人臧伟仲表示,全域旅游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或者支柱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优化与调配,使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政策法规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以下是文字实录:

01

张奥平:目前驴迹科技能提供哪些服务或功能?业务体系是怎样的?

臧伟仲:驴迹科技成立于年12月,立足景区导览和全域导览两大核心战略,专注于导游软件、全域导览系统的研发以及旅游相关配套业务的发展,现已形成以在线电子导览和智慧管理服务系统为支撑的旅游生态圈。

我们的业务体系包括:在线电子导览、SaaS产品(数字中台和智慧管理服务系统)、一部手机游、驴迹VR、目的地营销、景区共享玩乐设施、全域旅游解决方案等等。作为全球知名的智慧旅游产业解决方案专家,驴迹的产品网络立足国内,辐射全球。

02

张奥平:公司未来布局和所斩获的阶段性成果?

臧伟仲:在有关政府部门利好政策和投资者的支持下,驴迹科技积极响应“智慧旅游”、“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等行业发展政策,依托于产业生态平台,分别携手腾讯与高德打造了“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和“未来景区”项目,且与国内多家旅游局建立了深度合作。在年年初,我们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在线电子导览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阶段性成果上,以年全年交易总额计算,我们的在线电子导览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6.2%。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驴迹科技已经与国内32家OTA平台建立了合作,为全球家景区建设在线电子导览系统,覆盖了中国的家旅游景区,包括中国的家5A级旅游景区及家4A级旅游景区。

在文旅4.0时代,我们希望在“新基建”的时代浪潮以及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的战略背景下,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研发出更多旅游产品,帮助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摆脱“门票经济”依赖症,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特色服务内容,拓宽景区的消费触点。

我们结合公司自身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邀请+专家,成立驴迹文旅领域专家智库,从理论到实践,度把脉文旅行业发展。打造一篮子全域旅游解决方案和智慧景区解决方案。为国家文旅融合添砖加瓦。

03

张奥平:什么是智慧旅游?智慧旅游的核心是什么?

蔡建斌:从行业角度来讲,智慧旅游是通过信息技术,赋能旅游生态里面的各个参与者,包括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促使旅游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比如政府端,通过智慧旅游,做好交通运输的管理,以及当一些医疗卫生或疫情发生时,一些相对应的管理。而企业端,是通过智慧旅游实现智慧营销、智慧服务。让企业更有针对性的去营销,给游客作相应的标签化、数据化,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是什么,满足并引导他们的需求。游客端,智慧旅游最终的成效要落在游客上,只有游客能舒心的旅游、食宿、购物,这样当地的经济才能带动起来。通过基础的数据工具,以及AR/VR等技术,把游客引出来,这是智慧旅游的核心所在。

臧伟仲:在我看来,智慧旅游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终端上网设备,游客能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特色旅游营销内容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景区运营者或政府管理部门及时发布相关旅游动态,让人们在了解后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近年来,国家、地方、景区不断加强智慧旅游建设,逐步实现了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智能讲解等。

从驴迹科技多年的服务经验来看,我们认为智慧旅游的核心是产业数字化。数字科技可以为文旅融合赋能,使旅游信息在传播手段和载体方面发生重大的转变,目前主要在体现在5G通讯技术的商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以及以智能手机作为主要传播终端。通过产业数字化,智慧旅游可以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更加广泛的分享、更有效的互动和更有质感的体验。

04

张奥平:智慧旅游如何落地?在政府、企业和游客上的具象表现是什么?

蔡建斌:在政府端,它是希望通过智慧旅游,可以更加有的放矢的去做管理,例如怎样控游客的流量,在淡旺季怎样做基础设施的协调和应用。对于企业端,就是针对性营销,通过智慧旅游把产品有的放矢的推荐给需要的游客,而不会让游客对消费产生不适感。对于游客来说,一般游客可能会去看看美团、点评等APP,但信息太多,导致可选择的方向很不明晰。通过智慧旅游,可以识别游客的兴趣标签,智能推荐给他们想要的产品。

05

张奥平:什么是全域旅游?与智慧旅游有什么区别?

臧伟仲:全域旅游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或者支柱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优化与调配,使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政策法规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而智慧旅游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它更多体现在技术手段上,主要是传播手段、传播载体以及通讯技术的变化。两者的区别明显,但也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需要通过智慧旅游来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成果则需要通过全域旅游来获得最直观的体现。

06

张奥平:全域旅游模式的规划与传统旅游时代的规划及景点旅游模式的规划有何不同?全域旅游规划有哪些特性?

臧伟仲:传统旅游的着眼点容易局限在单一景区或者单个旅游目的地,追求旅游资源或者设施的稀缺性和新颖性,但这也容易受到时效性的限制。因为可能某个项目爆红之后,就容易被其他景区争相模仿(比如这两年爆火的玻璃桥),同质化严重。

而全域旅游讲究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全面、均衡、协调发展,通过有效的资源调配产生旅游协同效应,达到共赢的局面。所以全域旅游在规划上更加着眼全局,它跳出传统旅游的小格局,强调把整个区域作为旅游区进行打造,把全域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使旅游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

全域旅游规划的特性:

一、全空间整合,“全域”意味着不再从局部或者单一的角度看问题,而是要将区域内的旅游业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景区、酒店、餐饮等上下游的产业链都要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考量实际问题和发展思路。

二、全要素投入,全域旅游规划要将交通、公共设施、文娱项目等元素的优势最大化,淘汰掉不符合发展需求的要素。从微观层面来看,就是要解决游客在区域内吃饭、睡觉、逛街、打卡等实际需求;从宏观层面来看,要通过区域内的旅游休闲消费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比如乐山大佛,游客就是为看大佛,看完就走了,游客留不下来,它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但如果以乐山大佛为流量入口,将周围的相关游玩要素建设起来,这样才能对当地经济、人才等起到带动作用。

三、全季候规划,游客到一个地方旅游与时节息息相关。全域旅游下,需要区域内的旅游景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划好不同时节的主题、活动、营销内容等等。景区需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什么时候能够吸引最多的游客,然后调整相应的开支。

四、全为游客体验,这些年来景区宰客的、抢客等新闻屡见不鲜,这些其实是不利于全域旅游建设的,游客的体验就始终是首位。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体验和监管需求,类似“一部手机游云南”等覆盖游前、游中、游后等各个环节的载体,可以作为建设全域旅游的有效工具。

07

张奥平:现在的全域旅游规划存在哪些问题?

臧伟仲:1、定位不清晰。个别地区不清楚当地旅游资源、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财政收支能力等层面是否发展全域旅游。甚至有些地方是为了拿到相关政策补贴或者发展支持才喊出建设全域旅游的口号,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做法长远来看不利于区域的旅游发展。

2、发展模式没有搞清楚。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有龙头景区带动、城市全域辐射、多点景区发展、特色资源驱动、产业深度融合等多种方式。然而,当前国内有部分区域在发展全域旅游的时候没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没能搞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哪种发展模式就开始蛮干了。

3、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游客评价、行业评价和监管评价。其中,游客的评价是根本,它可以影响整个行业评价和监管评价的制定内容。目前比较成熟的如“一部手机游云南”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发现云南现在的旅游负面评价虽然还会有,但是已经比以往少了很多了,很关键一个因素就是由于其评价体系的上线运行。只有这样游客才敢去消费。

蔡建斌:全域旅游的问题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全域旅游的规划主要还是以政府为抓手,政府需要做前期规划和安排。但目前,很多的规划都是复制粘贴,很多地方的规划都是趋同的。应该根据地方特色去做有针对性的规划和安排。第二类,全域旅游是整个区域内全行业的一个规划和安排。不同部门或实体,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均衡各方的利益诉求,这很关键。

08

张奥平:面对疫情困境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化,文旅业在这个“空档期”该如何探索?

蔡建斌:在空档期的探索,我个人认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对内,对企业、景区而言,要去发掘自己的优势,自己具备的能力、资源,来规划未来是往哪个方向走,需要哪些人才,需要多少资金。趁着这个空档期去做一些规划和安排,通过这些规划吸引人才、资金,为它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个对外,当地企业、景区之间,如何互相协调发展,发现彼此之间的长处,通过利用彼此长处形成良好的生态,对以后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09

张奥平:怎么定义“数字化文旅”?

臧伟仲:“数字化文旅”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数字化”通俗点理解就是现在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变革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数字经济”。“文旅”自然就是文化和旅游,也就是我们行业所说的文旅融合发展。“数字化文旅”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当前数字经济已深刻融入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为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带了更多数字化产品,比如导游机器人、刷脸入闸等等。我们公司主营的在线电子导览、一机游、驴迹VR等也都属于数字化文旅时代的产物。

具体从游客层面来说,可以通过互联网、App、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利用5G等技术让旅游服务更便利谨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