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Matamata和Rotorua中间有一个很可爱的铁皮(TIRAU)小镇,位于27号公路与1号公路的交汇点,常住居民人,是去罗托鲁瓦和陶波的必经之地。和新西兰其他小镇一样,除了畜牧业、旅游业外,她也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热爱生活的小镇人,巧妙地利用了波纹铁皮做装饰材料。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连上帝都是铁皮做的,超级有趣!新西兰空气每天都是那么新鲜,到处都很干净,天堂一般的乡村!
在铁皮小镇上大到整幢房屋,如游客信息中心就是一只铁皮大狗;土特产商店就是一只铁皮大羊。小到广告招牌、街头塑像及一些精巧的艺术品都使用铁皮做材料,真是名副其实的铁皮小镇。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品味,深受海内外游客和过往司机的欢迎。她以铁艺享誉新西兰,她的美术工艺产品和古董收藏也非常有名,有一批艺术家和文人长期生活于此。
铁皮小镇是去罗托鲁瓦的旅游车辆休息之地,只有几十户人家和一些小商店,她的房子是用铁皮建造的,有牛、羊的造型,很有特色,周围环境幽雅,是典型的新西兰田园风光。
这个在27号公路尽头的小镇Tirau,许多路标,广告,甚而整家商店都用各式瓦通铁皮打造镶就,也堪称一大地方特色。
公路进出口,都会用早成特色的波浪状铁皮标出英文Tirau的镇名。
首先,在小镇的南北公路进出口,都会用早成特色的波浪状铁皮标出英文Tirau的镇名,和选作镇的代表性植物「CabbageTree」来装饰。而真正是始祖的,却是座落镇上大街中央的旅游纪念品店,它用波浪状铁皮砌成一只巨大可爱的绵羊,已有超过二十年的历史。慢慢成为游客争相拍照的地标。其他人开始仿效,在大羊旁另建巨型牧羊犬状旅游咨询中心,再立一同用波浪状铁皮做的牧羊人与羊和犬呼应。
如果你在新西兰北岛自驾游,那就很难错过小镇Tirau,一方面是它的主街就在从Auckland到Rotorua或者Taupo的主干道上,另一方面,你一定会被这只可爱的铁皮大绵羊吸引住,停下车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波纹铁皮板是新西兰常见的建筑材质。约二十年前,第一只波纹铁皮绵羊头出现,是为旅游纪念品商店。然后,出现了波纹铁皮牧羊狗作为旅游信息中心,然后出现了牧羊人。
然后,整个小镇就被玩坏了……其他所有建筑包括加油站、修车房、学校、咖啡馆……都有了各自的“铁皮招牌。
连小杂货店也都有可爱的卡通铁皮招牌~~牛牛牛
蒂劳镇(Tirau)因其波纹铁板艺术建筑而闻名。观赏绵羊、狗和其它富有新西兰特色的稀奇创造,蒂劳因其古董和古玩店而闻名----商店特供特别的纪念品。
波浪状铁皮砌成一只巨大可爱的绵羊。
大羊旁另建巨型牧羊犬状旅游咨询中心,再立一同用波浪状铁皮做的牧羊人与羊和犬呼应。
其他商号,加油站、修车房、学校、图书馆甚至政府建筑,都纷纷以波浪状铁皮造成各种相应的广告作招徕。他们有花卉、书本、树木、猫狗、汽车、冰淇淋、雀鸟.....不一而足,皆造型卡通,得意有趣。还吸引了明星来此拍婚纱照......
一头钻进车内的汽车维修店铁皮广告。
这是新西兰受欢迎的野鸟Pukeko,中文学名是紫鷭,也叫短趐水鸡。
学校也用波浪状铁皮作标记。
Tirau小镇虽然有此一大地方特色,但吸引的仍以本地人或若干自驾游的外国客,数量不太多,绝对没有其他所谓世界名胜的拥挤喧闹,庸俗铜臭。也一如南岛但尼丁市的「世界第一陡街」,尽管是名副其实,经吉尼斯纪录大全鉴证认定的全球最斜街道,却亦不致游人如鲫,收费限制,沿街民居也从不会被滋扰,或乘机营商牟利。这种独特而包容,不刻意不哗众的旅游文化,亦值得其他地方学习推崇。
俏皮的猫咪,是咖啡店广告。
餐厅上的铁皮大花,是罂粟科的虞美人。
波浪状铁皮冰淇淋,像曲奇饼,看到也想吃。
图书馆的波浪状铁皮书本。
我们一起乘校巴上学去。
在这个铁皮小镇上有三家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最近的飞机场在罗托鲁瓦(Rotorua)(46minutes)
这些就是那只大铁皮羊-----土特产商店里面出售的部分商品。
“大绵羊”和“小狗”建筑是新西兰蒂劳小镇上唯一的波状钢陨铁动物造型建筑,蒂劳也因为这些吸引眼球的建筑由一个经济萧条的农村变为了新西兰首屈一指的民间艺术区。
特色小镇≠特色旅游小镇,小镇建设要突出特色和创意
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舶来自国外,比如美国的硅谷、格林威治小镇,英国的剑桥镇等。这些小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因为具有特定的自然、人文、历史、经济因素,使其具有不可复制性。国内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特色小镇直接等同于“特色旅游小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特色小镇一般具有旅游的功能,甚至和旅游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特色小镇并不等同于“旅游小镇”。
特色旅游小镇的旅游开发模式在中国蓬勃发展,各地在小镇建设中要突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尴尬局面,在契合景区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增强竞争力,同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小镇建设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照顾当地居民的利益,不能对居民的生活带来麻烦。最后,要维护好当地辛苦经营的招牌,及时解决游客反应的问题,对小镇建设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进。
特色旅游小镇作为我国旅游业的后起之秀,其潜力不可估量。旅游小镇的天然优势,加上政府大力支持,以及开发商的刻意打造特色品牌,这一切都使得旅游小镇的发展势不可挡。高端营销推广平台鹿豹座建议,企业在打造特色小镇时,可以与经验丰富的网络营销推广平台合作,避免资源的浪费。
一般情况下,特色小镇可分为工业生产型产业小镇、文旅度假型产业小镇、商品交易型产业小镇、研发服务型产业小镇、学院教育小镇等。跟旅游关系最密切的是文旅特色小镇,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类小镇根据周边的风景资源不同,又分为古镇村落、温泉度假小镇、滨海度假小镇、滨湖度假小镇、运动观光小镇等许多门类。
用特色产业打破小镇旅游淡旺季“魔咒”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小镇,但可以加入旅游、休闲、度假功能。比如:有些产业类小镇,以制造业或新型制造业为主,升级后技术含量较高,未来发展有产业作为依托的。而中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最关键的就是要以产业为依托。另一类是历史文化小镇,比如山西的平遥,基本以旅游为主,季节性强,有明显的淡旺季。这类小镇的产品链适合做得长一些,不能仅靠收门票。这类小镇和工业小镇不一样,规模上要控制,不是越大越好。
特色小镇:“第一要有产业依托,第二,要有自己的特色定位。”无论小镇主营的是哪一类产业,一定要有产业作为依托,不能按照景区来建,游客只买一张门票,来了就走了。小镇本身最好就是一个“微循环”,有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围绕这个产业链做出特色来。
特色小镇需要考虑,本土的资源怎么变成产品,以及这些产品怎样形成产业、甚至形成产业集群。除了工业产品的产业集群,文化特色产品、文化创意产品也可以形成产业集群,甚至可以是“无中生有”。比如,以花卉做文章的小镇,花期只有几个月,一年就靠几个月来支撑,肯定不行。除了做到月月都有花,围绕花卉产业可开发护肤用品、保健用品、茶叶以及与花有关的文化、餐饮等。
这个产业不一定直接跟游客见面,只要游客来了,走的时候把后备箱装满,回家品尝使用后,还愿意通过电商平台继续购买小镇的商品。特色小镇里,旅游可能只是一个“窗口”,具有带动效应。有了较好的产业支撑,游客将好口碑传出去,特色小镇就不再会被“淡旺季”困扰,一年四季,他们开发的产品都在跟消费者们见面。
特色小镇:产业是生命力特色是竞争力
例如,高科技产业小镇都有世界知名院校为依托,作为其科研和人才的基础。如美国硅谷及周边拥有一些具有极高学术和科研水平的美国顶尖大学,这个智慧的集中地给了硅谷有力的支撑。文化教育小镇则是最强大脑汇聚之地,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剑桥镇。
而传统产业小镇往往有着气候地理因素、长年的工艺传承和产业积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法国格拉斯是现代香水的发源地,生产了法国2/3的天然芳香,诞生了香奈儿5号等世界知名香水,每年香水业为小镇创造超过6亿欧元的财富。这个小镇从16世纪起就从事花卉种植业及香水制造,有大量世代从事此产业的技师以及相关产业基础。
而旅游度假小镇除了当地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外,四季皆宜的游玩期,良好的设施和服务也都是必要的条件。比如,法国戛纳一年四季的温度在8-22摄氏度,从19世纪起就是欧洲各国王室和上流贵族冬日度假和夏季避暑的首选之地。名流云集不仅提高了当地知名度,也使当地各类设施和服务始终保持极高的格调。
小镇人口不在多而在“专”
通过国外这些特色小镇的成因要素来看,可以发现这些小镇在当地都有很多有利条件支撑着产业基础。小镇的人口数量并不在于多,一般在数万到十余万之间,而在于精和专。没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纵使地理位置再优越,自然条件再好,十几万普通的乡镇居民是无法形成特色产业的。同时各项有利条件也吸引了人才汇集到小镇之中。国外诸多特色小镇产生和延续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演变,自然形成的。
如瑞士达沃斯是阿尔卑斯山系最高的小镇,19世纪初就是夏季避暑胜地。年,欧洲最大的天然滑雪场在达沃斯落成,世界级的选手都在这里训练,成为国际冬季运动中心。正是这些度假胜地的综合性优势,各种电影节、世界经济论坛等重要节庆和会议将这些小镇定为永久会址,更加提高了其知名度和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