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
TUhjnbcbe - 2024/7/14 23:5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http://pf.39.net/bdfyy/

「本文来源:南京日报」

中共南京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南京聚焦“高水平”和“全面性”发力,交出了一份具有“强富美高”鲜明特质的成绩单。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要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扛起省会担当、探路担当、为民担当,在全省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要看到,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没有变。要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坚定信心、知重奋进,保持紧状态、力拼四个月,着力打好“七场攻坚战”(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创新主体增量培育攻坚战、产业链强链补链攻坚战、重大平台载体建设攻坚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攻坚战、民生保障品质提升攻坚战、城市安全韧性发展攻坚战),奋力交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优异答卷。

本期圆桌会聚焦: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

本期嘉宾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徐泰玲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王树华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专家、研究员黄南

主持人:南报融媒体记者宋广玉

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推动南京经济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主持人:在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伟大征程中,南京肩负着“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您看来,南京如何顺应内外部环境变化,进一步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扩大投资、刺激消费、稳住就业,精准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

徐泰玲:在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中,南京要坚持以稳中求好为主题,千方百计把南京做强做富做美做高;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升经济质量。要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努力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要优化企业结构,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做精做专特色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切实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和体系,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在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中,要协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使国民经济供给端更好地与需求端相匹配。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管理的两种基本方法,目的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达到基本平衡,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没有需求侧的消费需求牵引,供给也无法实现。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把“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是大势所趋。

从供给端看,南京关键要从生产端入手,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六类产业。培育一批在省内有影响力的企业集团,构建产业集群的物质基础,通过要素整合,加快形成若干支柱性产业集群的资源平台。重点是要大幅度提升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振兴实体经济。要提高供给质量,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要强化和激励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效能,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企业以创新为导向,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

从需求端看,南京依然要注重“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着力点是推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的转型升级。一是消费要强刺激,加快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要开辟各种渠道想方设法增加居民收入,积极扩大新兴消费、稳定传统消费、挖掘潜在消费,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二是要加快投资力度,构建和完善创新投融资机制,扩大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加快启动一批“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推进城市交通、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三是在出口领域,要采取综合措施,带动装备、材料、产品、标准、技术、服务“走出去”,支持拥有知识产权、品牌、营销网络、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提高“南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中,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明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让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发挥作用。

企业精准扶持方面,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载体建设、要素供给和法治保障等方面,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为经济逆势上扬加劲助力。要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让本地企业留得住、能成长,让外来企业快入驻、有发展。实行精细化、专业化“一站式”服务,为广大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强力支撑。要了解企业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对接服务,组织产业链配套精准对接。要开展专项督导,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税收服务,以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帮助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时享受减税降费政策,更好带动城乡消费体系建设。

就业方面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帮扶工作,为稳固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支撑。促进高校毕业生“拓宽渠道、精准匹配”快就业;推动农民工“援企稳岗、稳岗留工”稳就业;推进“平台服务、政策保障”新模式,支持灵活就业人员,鼓励网络营销、直播带货、远程办公、智能服务等产业发展,规范快递、外卖、代驾等平台就业,支持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居家就业,促进更多更新的就业岗位成长;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托底安置”;健全优先援助和重点帮扶机制,保障失业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总之,必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需求两方面有效管理,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互为支撑、互促共进,推动南京经济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把高质量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务实举措提振消费、扩大投资、稳定外资外贸

主持人:中共南京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把着力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放在“七场攻坚战”首位,体现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对于确保“十四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的极端重要性。您觉得南京该如何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

王树华:推动南京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把高质量就业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以务实举措提振消费、扩大投资、稳定外资外贸,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重点人群,推动高质量就业。就业是经济之基,民生之要,要把实现高质量就业放在首要位置抓实抓好。聚焦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多措并举促进就业。立足南京高校毕业生众多现实,综合采用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等多种方式促进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对接、精准匹配。立足南京外来务工人员比重较大现实,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方面支持力度。结合社区居民多层次生活服务需要,开发更多社区服务就业岗位,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多全日制就业机会。立足南京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快速发展现实,引导和支持分时就业、居家就业、兼职就业等多种灵活就业方式,在规范基础上支持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从财政金融社保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人群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最大程度上降低就业创业成本、解决后顾之忧。

聚焦消费升级,激发消费潜力。消费是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南京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约为5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更好释放消费潜力是关键变量。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推动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升级。通过优化汽车、计算机、通信、文体娱乐、医药等领域的生产服务、市场准入政策,进一步消除新兴消费领域的制度性壁垒,为促进消费升级、实现供需对接提供政策便利。要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目标,选择春节、国庆、中秋、端午等重要节假日,重点在商超、餐饮、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通过向广大居民消费者发放消费券、进行消费补贴等多种方式,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增强消费意愿。此外,还需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加强消费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从“买得到”向“买得好”转变,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升”转变。

聚焦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扩大有效投资。投资一头连着供给,一头连着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既要激发消费潜力,也要扩大有效投资。在产业领域,要立足南京产业基础,遵循产业升级规律,引导和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在软件和信息服务、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商务商贸等主导产业领域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推动主导产业加快成长为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产品和技术研发领域,系统梳理南京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推动“负面清单”落地实施,有效激发民间资本进行新产品投资和技术研发的积极性。

聚焦环境优化,巩固提升外贸外资。南京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稳定外贸和外资发展水平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在稳外贸方面,要在巩固外贸回稳向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着力推进通关便利化,进一步规范口岸收费,着力推进国际贸易降本增效;要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引导外贸企业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份额,实现外贸结构多元化。在稳外资方面,深入贯彻外资领域负面清单制度,严格实施“非禁即入”,有序扩大外资准入领域,妥善解决外资企业诉求,加大外商投资促进力度。

加快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主持人:年上半年,南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交出了一份具有“强富美高”鲜明特质的成绩单。面对日趋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疫情的冲击,南京的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发展压力。南京该怎样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确保下半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黄南:当前,南京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一是疫情影响与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所产生的双重压力;二是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刻变革带来的转型压力;三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与内部动能不足导致的阵痛压力。

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南京要采取长短期相结合的发展战略。短期要通过采取较为灵活的财税政策,扩大政府投资规模、稳定企业发展,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冲击;面向长远,需要进行具有前瞻性的中长期战略布局,加快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同时通过创新不断提高公共卫生领域应对疫情冲击的能力,为今后城市发展赢得更大空间。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南京应聚焦新型基础设施这一投资热点,一方面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尽快扩大投资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要围绕数字化、生态化等发展要求,尽快出台专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加快新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加快5G、千兆固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算力、算法、算量”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力度,进行适度超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布局。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数据中心的绿色化改造,推动云端设施的建设等。要推进城乡之间的新型基础设施的均衡化、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二是落实好惠企纾困政策。进一步深入落实当前出台的惠企纾困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加强调研力度,及时收集对目前纾困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出现的新问题,以“小快灵”方式及时出台应对举措,提高政策的靶向性和有效性,如对于餐饮等行业,可以帮助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经营方式,以移动餐车、快闪店等方式,扩宽企业经营范围。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纾困政策的解读和宣传,让政策能够惠及更多的企业。

三是加大数字化应用场景提供。应用场景的建设与供给,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数字经济企业发展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有助于稳定企业经营向好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与南京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南京应围绕经济社会,尤其是公共卫生领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瓶颈问题等,进行认真地研究、梳理和策划,精准匹配应用场景供给,运用数字技术提高城市的公共事件应对能力。在场景的组织过程中,要加强竞争性与开放性,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吸引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投标。要注重发挥场景应用的示范效应,通过一些试点地区的应用与发展,待其较为成熟后应及时进行推广,推动场景应用从“样品”到“遍地开花”的加速转变。

四是大力加强数字化服务供给。传统服务业由于其服务供给的“面对面”特点,因而受疫情的冲击最大。因此,要加快推动传统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减少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要深入挖掘社区资源,促进传统服务业的下沉式发展,发展社区团购,构筑优质、灵活、及时、私域为一体的社区购物空间。大力发展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线上图书馆等新兴业态,加快推进南京具有优势的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通过线上APP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南京公共服务竞争优势。运用AI、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在线观影、在线健身、在线旅游、远程办公、不接触购物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市构筑起更具柔性的数字生态环境。

五是深入推进公共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围绕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对南京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加大科技研发力量,对重要技术攻关项目加大研发力度。发展针对重大疫情事件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推动公共卫生领域算法治理,提高南京在风险评估、医疗救治、资源配置、人群管控、疫情排查,以及社会秩序重塑等方面的能力。发挥南京科教优势,加大流行性病学研究。进一步突破在公共卫生领域大数据应用中面临的清洗、脱敏、确权等系列问题,激发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赋能作用,促进数据链与创新链有效融合。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