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核心在人。当前,基层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旺盛。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加快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发挥智库优势,为决策咨询提供服务。高校智库,其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是社会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校智库优势,首先要建好智库、打造品牌,以机构、团队建设为重点,培育建设具有集成优势的研究智库等新型智库,强化理论研究。其次,要搭建好决策部门与高校智库之间的桥梁,推动智库研究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与*和国家重大决策需求结合、与决策部门的重点工作结合,做到供需对接、供适所需。再次,要发挥高校基础研究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突出重点,在城乡融合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最后,还要发挥学术优势,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积极释疑解惑、引导社会舆论。
发挥学科优势,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了不定期的“校园+田园”实践教育、“三农”领域基层人才培训、环境设计和美化、体育文化卫生下乡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办学优势,培养造就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除了高校帮扶专项招生外,高校可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加大助力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师范类院校,可根据实际兴办乡村师范学院,专门培养免费师范生、中小幼全科教师;医药卫生类院校,可兴办乡村康养、康复护理等专业,为农村培养全科医生和护理人才;文化旅游院校,可兴办乡村旅游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等专业,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态;农林畜牧院校,可兴办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专业,做大做强第一产业;经济管理院校,可兴办农村社会工作、区域经济管理等专业,培养一批既懂经济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的*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职业选择时坚持将“小我”融入“大我”,坚定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乡村振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发挥办学优势,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高校可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研修和教育培训,培育一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带头人。高校既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通过理论宣讲、实地参观、考察交流等形式,让农村参训人员提升素养、开阔视野;也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通过现场示范、实践操作、对比检验等形式,让参训人员碰撞思想、产生共鸣。高校要将面向退役士兵的高职扩招工作与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工作统筹考虑,有质量地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高校要打通新型农民学历提升渠道,建立适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开放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函授教育等新型学历教育培养模式,畅通农村人才的学历提升渠道。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办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课程研修班,培养面向基层的高层次卓越人才。
发挥专业优势,持续推进“八大教育”。在文化艺术教育层面,要将中西方文化艺术融入乡村振兴,尤其大力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对农民实施文学、艺术教育,提升其人文精神生产的内驱力。在美育美学教育层面,对农民实施审美教育,提升其审美能力,为乡村赋予文化艺术力量。在乡村治理教育层面,要将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融入乡村振兴,对乡村干部实施治理综合能力教育,提升其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在新型产业教育层面,要对乡村青年实施技能技术教育,提升其可持续致富的生产力。在乡村校长教育层面,要对乡村中小幼学校校长实施教育家素质能力教育,提升其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办学治校能力。在乡村教师教育层面,要对乡村中小幼学校教师实施学科知识教育,提升其教书育人的专业素质和水平。还要对农民实施卫生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提升其幸福生活的创造力。
发挥人才优势,对口帮扶并结对共建。在教育帮扶方面,师范类院校可选派学科教学论类中青年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对口帮扶,将服务中小学经历和成绩作为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重要条件。在产业帮扶方面,高校既可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村帮助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也可在营销网络建设和维护、品牌设计和品牌标识等方面予以指导帮扶,还可以通过以购代捐方式实现其特色农副产品的产销两旺。在文化帮扶方面,既可通过音体美清润计划,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可帮助农村建立其村史馆、文化站、图书室,建强乡村文化设施;还可在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美化等方面做好设计论证工作。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可以和乡镇村组结对互进、共建共享。高校要做好对口帮扶人员的*治关心、生活照顾、待遇兑现等保障,让其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发挥实践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