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周按移动互联网思维不是营销游戏,体验的价值是基于产品的基础之上。
这是一家创立仅4年的公司。第一年,融资万美元,估值2.5亿美元。第三年,估值已跳至亿美元。今年,这个数字还在急速膨胀。
这家公司是小米,创始人雷*曾说,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
参与感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思维”。
当我们去谈论一个概念的时候,轻易地去定义或者贴标签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互联网思维,也是如此。什么是移动互联网思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读,每个商业案例都可以引出不同的论断。不过,在诸多的商业实践中,关于体验、免费、黏性等基本要素的合力被看作是移动互联网思维的精髓。在这样的逻辑里,商业模式并非急不可待,“我们有用户”才是最大的筹码。
不得不承认,移动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传统经济的业态,让用户脱离被动接受的原始消费场景,进入到被服务、重体验的“以我为中心”的状态。C2C让世界变得更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顾客有机会参与生产环节……移动互联网思维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用“羊毛出在猪身上”的逻辑冲击着零售、制造、餐饮、旅游、金融、广告等行业,并通过对一切的重构来创造一个新的时代。在这样的重构中,创造性、对人的尊重被更多地释放与重视,并缔造出一个个商业神话。
但不重视产品,只关切所谓“思维”的路数却也让不少人栽了跟头。前阵子,有几家创业公司被媒体扒了“底裤”,玩的不过是一场营销游戏。它们依靠开豪车送外卖等冲击性的话题进行炒作,利用错位、颠覆等手段进行持续的互联网营销,并借助互联网几何级的传播速度,短期内暴虐眼球,拉到数目可观的风投。它们被膜拜,被学习,直到靠营销混不下去,又缺少过硬的产品,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危机。
移动互联网思维不是营销游戏,体验的价值是基于产品的基础之上。如果一家餐厅提供的菜品难以下咽,就算环境再好,服务再周到,你是否会选择去用餐?当苹果、小米、出各种大招进行营销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他们的研发力量也在跟进。
在体验的重要性被过度强调的“互联网思维”里,对技术的追求需要被重提。只有技术门槛够高,出局的可能性才会降低。这一点在传统制造业已经有足够的教训,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行业,人口红利的消失带来的是行业发展的步履维艰。而目前主要基于“我们有用户”却技术匮乏的互联网公司,早晚也会面临用户红利消失的窘境。
移动互联网思维不是一夜暴富的武林秘笈,单玩儿概念练不出上乘的武功。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